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生活 -- 学工在线 -- 正文

学工在线

和市场一起走出去的传统
作者:编辑:审核:时间:2016-08-20点击:

  (通讯员 陈楚馨)8月18日,随着调查结果整理等工作的完成,太阳集团城娱8722官网赴贵州凯里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实践活动也进入了尾声。
  在此前的调查中,团队参观了博物馆、苗侗风情园等,对苗族服饰文化概况及其现存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博物馆讲解员也对目前文化产业创意产品及工艺传承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看到下司苗妹非遗文化博物馆中络绎不绝的游客、展馆内丰富多样的展品、展厅内不同创意的文化商品,以及工作间正里在劳作的手艺人和各生产技术的传承人,成员们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蓬勃发展的传统文化。“我们觉得传统文化在现今社会中依旧有很强的生存力和迷人的魅力”,成员之一的白彦彬这样说道。
  然而接下来的问卷调查和实际采访,使成员对之前得出的结论产生了疑虑。
  问卷显示,有76.36%的受采访人认为银饰是苗族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56.36%的受采访人认为蜡染是苗族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皱绣、锡绣、平绣等绣法却不如前两者般为人所熟知,知名度仅分别为16.36%、23.64%及32.73%。这些数据说明了苗族服饰文化最受认可的部分是银饰,其次是蜡染,除此之外,大多数人鲜少关注其余的服饰制作技法。
  问卷中显示出来的另一个问题也尤为严重——受采访人中希望参加制作工艺和参观制品制作的分别有81.82%和70.91%,这意味着最受欢迎的两种科普宣传模式会因为地域局限性难以向外地人员展开。
  第二天实际采访后,成员们对苗装发展的方向有了新的看法。受采访的手工艺人潘女士表示,苗族人很注重节日庆典,庆典上穿着的苗服是家庭生活状态的体现,所以每家人都特别注重苗装。但是有些苗装根本不实用,因为裙子上浆打褶,会变得很硬,不能坐不能蹲不能洗,就像是艺术品仅仅用作展览一样。近年来,有很多非苗族人因为喜爱精美的苗装而花高价购买手工制作的苗装来收藏。总体来说,时代在发展,有很多苗装作为服饰已经不实用了,比较好的是往藏品方向发展,因为手工制作的苗装是有市场的,有了市场才能发展。
  相较于团队之前去过的仅有十几人的黔东南州博物馆,人满为患的苗妹非遗博物馆似乎更能体现博物馆的使用价值。两者在服饰种类及历史渊源介绍方面并无特别大的差异,从展品的角度来看,除了下司苗妹非遗博物馆的苗王服展品外,州博物馆展品似乎更完备更精美。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强烈的人数反差呢?
  实践团成员之一的陈楚馨表示,下司苗妹非遗博物馆周围的配套设施很完善,餐厅和展厅能吸引更多想感受文化产品而不是仅仅接受知识讲解的游客,尤其是为旅游团免费配备导游及讲解员的行为使游客能停留更长时间。博物馆的大力网络宣传和与旅行社合作等适应市场的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使传统服饰文化随着各地游客一起走出去,从而完成了更好程度的传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