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学术晚茶·碎读书会(11)成功举行
作者:马欣瑶编辑:袁梦瑶审核:李敏锐时间:2024-06-02点击:

5月24日下午,由太阳官网研究生会组织策划的第十一期“学术晚茶•碎读书会”在教工之家如期举行。本期碎读书会的领读人是2023级研究生赵奕雯,选读书目为How We Became Posthuman(《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太阳官网文学跨学科方向研究中心主任李敏锐老师、曾毅老师和刘玉芹老师受邀参与此次读书会。

伴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赛博格、基因编辑、机器人等词汇已从空想走向现实,这些人工生命相关的话题也受到了来自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次碎读书会,赵奕雯同学也正是以世界上第一个赛博格人的故事作为切入点,探讨了机器是否会逐渐取代人类以及人类是否需要与机器对抗这两个问题。为了回答以上问题,赵奕雯首先从书中的具体案例出发,讲述了人类与智能机器的关系:人类与智能机器有着本质区别,人类的思想与身体无法分离。因为人类首先是具身的存在,后人类无法抹去我们身上独特的人类特征。但是,如果技术发达到可以帮助人类认知和决策,人类就会成为分布式系统的一部分,交出身体的控制权,变成“缸中之脑”。她认为,这一组看似相悖的看法,最终都要回到人们的身体观上。于是,“控制论”这个概念被引入。她讲述了从柏拉图、笛卡尔到20世纪现象派学者们眼中“身体的意义”,又介绍了“控制论”发展的三波浪潮。并指出,在信息时代,身体的界限已不再明晰,人机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正如本书作者Hayles所说的,“问题越来越不再是我们是否会成为后人类,因为后人类已经出现了。相反,问题是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后人类”。赵奕雯在本次读书会的最后,引用书中论述对“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这一问题做出总结:在人机高度融合的未来时代,人类已不再是万物的尺度,智能机器将极大的参与、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未来是我们共同创造的。我们期待在碳公民(人类)与硅公民(智能机器)共同生活的后人类社会中,人机关系将更加和谐。

李敏锐老师对赵奕雯的分享和思考表示了认可。他指出后人类研究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向科学转向的思维途径,并可以与非自然叙事、文学伦理线批评等文学理论相结合,文学后人类研究大有可为。刘玉芹老师也分享了她的意见,认为科学的发展对人类发展意义重大,但也是存在边界的;她引用《庄子》“圣人之息以踵”来论证身体与意识是难以分离的;认为一方面我们要敬畏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有足够的自信,相信人类有“顺势而为、适者生存”的能力。曾毅老师指出,后人类值得深入研究,鼓励学生将文学与后人类研究进行跨学科互动,接触学术前沿。

胡湘提出,她对“人之所以成为后人类,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后人类”这句话产生疑问,三位老师对这一问题从语言、社会实例等方面进行了解答。贾豪冉认为,科技的发展使得机器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因此它们已经站在了比人类更有优势的位置,三位老师对此观点表示赞同,并指出“以前以食物为生的人类,现在已经以信息为生了”,在信息为王的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戴思晴就人类、后人类与非人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疑问,并得到了解答。

此次读书会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与会者均表示受益匪浅。后人类相关话题,挑战了传统人的概念,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身份、权利和责任。有助于我们理解科技与生命伦理的边界,预见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更好地迎接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技术带来的变革。

分享: